國際團隊啟動成立微流控領域標準化協會以加速微流控裝置的開發和商業化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Leti公司宣布將根據Leti的倡議和指導方針開發新的微流控ISO標準。微流控技術指的是內部尺寸在幾微米到幾毫米范圍內的流體處理裝置,通常被稱為“芯片實驗室”(lab-on-a-chip),便攜式系統將各種實驗室功能集成在一個集成處理器上。未來的微流控技術有望加強醫療保健、即時現場環境分析和監測等領域的即時檢測診斷(point-of-care diagnosis)。
繼MFManufacturing項目之后,歐洲倡議應該使微流控裝置的生產成熟度和工業化與電子裝置處于同一水平,Leti成為發布國際微流控協會和新的ISO標準定義的領導者。Leti公司微流控項目經理Nicolas Verplanck已被任命為歐洲EN/TC-332/WG7和國際ISO/TC48/WG3(微工藝工程)工作組的召集人,并撰寫微流控標準以加速這項新興技術的商業化。
預計國際微流控設計和制造的標準化將側重于提高微流控功能和制造工藝兩方面的成熟度:
- 增加微流控功能的成熟度,著重于新型功能模塊及其互操作性
- 增加微流控制造工藝的成熟度,著重于新型混合集成工藝,以及增加具有良好短期商業潛力的選定制造工藝的成熟度。
上述步驟旨在提高微流控裝置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訪問性,并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微流控裝置的上市時間。此外,預計上述條件能夠幫助這些裝置在目標市場上獲得大規模采用。
除了Verplanck,微流控協會的指導委員會成員還包括:
- 德國microfluidic Chipshop公司的Holger Becker
- 荷蘭Micronit公司的Marko Blom
- 荷蘭enablingMNT公司的Henne van Heeren
- 法國Fluigent公司的Lionel Matthys
-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Darwin Reyes
- 瑞士IMT公司的AlexiosTzannis
- 美國西門子醫療系統公司(Siemens Healthineers)的Yu 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