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技術的金屬柔性電極材料制備新工藝
柔性,是未來科技的一大趨勢。相比于傳統的電子設備,柔性電子由于具有可變形、質輕、便攜、可大面積應用等特性,在包括近年來新興的智能硬件(如可穿戴設備、醫療傳感器、通訊裝置)等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制備具有高機械穩定性、高導電性、長壽命、高精度結構的電極材料是實現柔性電子器件的關鍵之一。金屬有天然的良好導電性和力學性能,是大量使用的電極材料。相關的金屬電極制備技術主要包括氣相沉積、電化學沉積、噴涂印刷等。然而,目前的制備方法還存在設備高昂、工藝復雜、基底材料受限、原材料浪費等問題,難以滿足未來“綠色制備”的要求。
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周學昌副教授課題組首次將微流控技術和原位聚合物輔助的無電沉積技術相結合,成功研制出一種低成本、廣泛適用、可在水溶液中處理的柔性金屬電極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將無電沉積過程中的催化劑溶液和待鍍溶液通入微流管道,成功把設計的微流管道圖案精確轉印在PET軟膜上,制備出多種金屬(包括銅、鎳、銀等)-PET柔性電極。經過測試,制備的柔性金屬電極擁有極好的電導率和機械穩定性,并且在經過5000次循環試驗和長時間存儲后其導電能力依然保持良好。此外,因為反應在溫和的水溶液中發生,使得這種制備方法也可適用于其他基底,尤其PET等不耐高溫的塑料基底材料。更重要的是,由于引入微流控技術,柔性金屬電極的制備過程大大簡化,催化劑和待鍍金屬溶液的消耗和反應時間都顯著減少,進一步降低了成本。研究者相信,此項研究能夠為柔性電子材料的“綠色”制備提供一條新思路;同時,該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簡便,節能環保,適合規模化生產,因此這個體系在未來還有很大潛力。
這項工作的相關成果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 (doi: 10.1002/advs.201600313)上。
標簽:   微流控技術 電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