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軟骨”芯片(Knee On Chip)用于關節炎研究
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正在與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軟骨微流體芯片。該芯片可以承受機械應力,模仿骨關節炎的條件,有助于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骨關節炎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非常常見的。據統計,20%的女性和10%的男性在這個年齡段會受到關節炎的困擾。然而,目前還沒有可用的藥物可以停止或逆轉這一過程,保守治療或手術往往是唯一可用的選擇。
研究人員未能開發出能夠對病情產生實際影響的藥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準確反映導致骨關節炎的機械和生理條件的實驗模型。目前,大多數關于骨關節炎的研究是使用軟骨外植體進行的。通過暴露在促炎物質中,軟骨外植體可以被誘導產生炎癥反應。
然而,這并不能準確地模擬骨關節炎中發生的機械現象,包括關節軟骨的機械磨損導致長期退化和炎癥反應。這種新的微流體芯片內部培養的軟骨上產生機械應力,能更準確地模擬骨關節炎中發生的過程。
芯片內的致動層允許軟骨的壓縮,而導致炎癥,肥大和變性,所有這些現象都在骨關節炎中被觀察到的。研究人員希望使用這種芯片來篩選能夠阻止甚至逆轉這一過程的新藥,這可能會對骨關節炎患者帶來福音。未來的工作還將包括在芯片上對整個關節進行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