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紙芯片在環境檢測分析中的應用
1.重金屬離子檢測
重金屬廣泛分布在生態環境中,如在大氣圈、水圈、土壤圈都可以找到重金屬的蹤跡。不僅難以對其進行生物降解,而且它能在生態系統中持續累積。即使在環境中含量極少的情況下也會對生物體造成危害,因此重金屬污染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環境問題。重金屬種類繁多,不同的價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有所區別,所以研發對重金屬能夠進行高靈敏度特異性檢測和即時檢測的方 法,始終是重金屬污染研究領域的重點關注方向。
目前已有許多基于比色法 的 μPADs 能夠對環境中的重金屬離子進 行檢測分析。銅(Cu)作為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常用的重金屬,進入環境的方式多種多樣。過量攝入Cu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會引起心臟和腎臟疾病,目前采用比色法的紙芯片可以檢測到mg/L 的Cu2+。鉛(Pb)在環境中不可降解,相較于對成人的危害,兒童受到的傷害更大,會導致兒童生長發育緩慢,近期有研究采用比色法對Pb進行檢測,可以檢測到mg/L的Pb2+。汞(Hg)是劇毒有害金屬,長期接觸會對人類造成運動障礙,罹患冠心病的概率上升,現有采用雙層紙芯片結合未修飾的銀納米顆粒對其進行檢測,也有利用金納米顆粒結合表面等離子體激元耦合的比色法,其檢測靈敏度為50nmol/L。鉻(Cr)也是一種工業生產中使用范圍較為廣泛的重金屬材料,常見于金屬表面處理、印染等行業中,可在水環境中長期存在并積累。Cr在環境中的穩定態有Cr3+和Cr6+兩種,目前也有基于比色法的紙芯片對河水中的Cr6+進行檢測。
除了最常采用的比色法,還可采用電化學方法,對上述重金屬離子進行檢測,能夠檢測到μg/L的重金屬離子檢出限的數量級可達 。目前本課題組將熒光法的優勢(靈敏度高、檢出限低)與印跡技術的特長(選擇性優異)相結合,實現了待測物的特異性檢測。采用僅靠重力和毛細管力驅動的化學發光法 ,對金屬離子進行檢測,能夠檢測到mg/L的金屬離子,而且成本更低,操作簡單。
在紙芯片上對多種重金屬進行平行檢測也是紙芯片領域的重點研究內容。平行檢測在節省時間的同時降低了成本,分析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由于重金屬離子種類繁多、價態多樣,針對重金屬離子檢測的紙芯片種類也相應很多。圖2展示了部分用于重金屬離子檢測的紙芯片。而且使用紙芯片檢測樣品中的重金屬離子在靈敏度、選擇性、檢出限及線性范圍等方面都展現出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在研究開發能夠對多種金屬離子進行平行檢測的紙芯片這一領域中,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以上這些例子均表明紙芯片在重金屬離子檢測領域具有很大的潛力,有進一步開發探索的價值。
圖2 測定重金屬離子的紙芯片
2.營養鹽檢測
大量無機鹽尤其是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等通過工業生產、畜牧養殖、農業灌溉進入到環境當中。含有氮磷化合物的廢水進入水體,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形成水華;氮磷肥料的相關工業的揚塵排放、運輸可能會對 周圍環境,尤其是土壤,造成環境污染,沉積的污染物則會對植物和地下水造成破壞。
檢測氨的紙芯片大多采用基于比色的氣體擴散方法?;诒壬臋z測裝置包括兩部分:含有氫氧化鈉的圓形親水層和酸堿指示劑區。指示劑區由膜或隔離物所形成的氣體縫隙隔開。在待測物到達氫氧化鈉層后,銨離子被轉化為氨氣,氨氣通過疏水膜或氣體縫隙進入指示劑區,導致比色劑發生變化。近期,還有課題組發明出一種新型雙層紙芯片用來測定淡水中的總氨,基本原理也是基于比色法的氣體擴散。
亞硝酸鹽作為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容易和食物中的胺類物質發生反應產生致癌的亞硝胺化合物,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目前針對亞硝酸鹽檢測的紙芯片大多基于Griess反應(偶聯反應),如圖3a所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也是重要的水質參數,設計研發能夠同時對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進行測定的裝置也是研究的熱點。最新的一種基于比色法的紙芯片不僅能同時測定硝酸鹽、亞硝酸鹽,還能測定硼砂和水楊酸。此方法無需外接儀器,檢測過程在相當程度上被簡化,檢測效率大幅度提高。
圖3 用于檢測細菌、抗生素和多種污染物的紙芯片示例
環境中的磷酸鹽也是近年來的重點研究對象。磷酸鹽不僅會造成水華,還會對人體腎臟造成危害,因此對磷酸鹽進行快速靈敏的現場測定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已有超靈敏檢測海水中磷酸鹽的比色法紙芯片,也有基于熒光法與智能手機集成的微流控紙芯片檢測環境中的磷酸鹽 。針對土壤中的磷酸鹽,目前也有一種新型低成本微流控紙質分析儀可以對其進行檢測,在此分析設備上最多可進行15次活性磷酸鹽的重復測定,大大降低了檢測成本,設備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
近些年來,人們備受環境中營養物質污染帶來的困擾,因此對這些營養物質進行常規定期監測十分必要。檢測氨和亞硝酸鹽的傳統方法是采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檢測,而磷酸鹽也通常采用電化學方法等。這些傳統方法雖然靈 敏度較高,但都依賴于大型儀器,局限于實驗室之中,無法進行現場檢測。然而,紙芯片這種成本低、易操作的分析測試方法能夠很好地執行這種常規檢測,并且能夠進行現場即時檢測,解決了傳統檢測方法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紙芯片上針對不同的樣品設計不同的預處理區域,這與傳統方法相比節約了測試時 間,測試效率得到提升。同時在靈敏度、檢出限、特異性等方面與傳統方法相比,差異并不明顯。通過上述研究能夠看出紙芯片在營養物污染這一領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結合更多、更新的方法,能夠實現更多種類、更大范圍的營養物污染監測。
3.農藥檢測
農藥在保護植物和農作物不受病蟲侵害的同時,其濫用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河流、土壤、空氣甚至日常的食物中都能找到農藥的蹤跡。液相色譜 、液相色譜?質譜等方法是測定農藥的常用技術,但這些方法大都需要借助儀器,成本高,操作難度大,測試時間長,不適于現場測定。紙芯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無需借助大型儀器,能夠進行快速現場測定,更重要的是對測試人員的要求不高,生產成本也更低,對經濟不發達地區農藥污染的監測與治理意義重大。目前已開發出多種測定環境中農藥的紙芯片,如Zhu等將SERS 結合微流控紙芯片對福美雙(thiram)進行高靈敏度檢測(見圖 3b) ; Hossain 等則開發出監測環境中有機磷酸酯農藥的紙芯片。相信隨著更加深入的研究,紙芯片將能夠對更多種類的農藥進行分析測定,為農藥污染治理提供更有力的工具。
農藥為農業生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挑戰。農藥污染會直接危害到人類的身體健康,需要對其進行長期的常規檢測,而傳統的檢測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譜、液相色譜?質譜、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無法對農藥進行簡單靈活、經濟廉價的檢測。但紙芯片卻能夠擺脫傳統方法對大型儀器的依賴,能夠進行成本低廉的即時檢測和多次檢測,同時紙芯片的檢測結果也表現出了良好的靈敏度、重復性與穩定性,為農藥污染的監測方法帶來了潛在可能和新的發展方向。
4.微生物檢測
微生物廣泛分布在生態環境中,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健康都有著重大意義,因此開發一種簡單方便、價格低廉的微生物檢測方法向來是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傳統檢測方法是在實驗室中對樣品進行培養分析或通過聚合酶鏈反 應、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等方法進行分子分析。這些方法測試時間長,操作條件復雜,對操作人員要求高。與之相比,紙芯片成本低,操作簡單,能很好地完成常規測試。
目前應用 μPADs進行檢測的細菌主要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可以檢測沙門氏菌的紙芯片如圖3c所示。致病性大腸桿菌可通過飲水、食物等途徑引起腹瀉等多種疾病,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現已開發出多種 μPADs檢測大腸桿菌的方法;沙門氏菌與許多食源性疾病有關,可引起多種腸胃疾病,目前已有基于比色法的紙芯片和集成智能手機和紙芯片的分析裝置等對其進行檢測;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也是一種常見的病原體,它引起的李斯特菌病雖然流行程度不高,但相比之下死亡率卻很高,現有一種RNA標記測定方法是在基于金納米顆粒的紙質平臺上進行的,整個分析過程可在幾小時內完成 。還有一種對農業用水中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濃縮、富集和檢測集于一體的基于比色法的 μPAD 。
微生物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如果數量失去控制或者出現在本不應出現的環境中,同樣會導致環境問題。與農藥污染的傳統檢測方法類似,對于微生物的檢測方法以往也是在實驗儀器的桎梏之中,采用電化學法、光學方法完成核酸檢測特定基因目標,這些方法都需要特定的設備和培訓。簡單高效的紙芯片則無需培訓易于上手,體積微小具有運輸上的便利性,更易于進行現場化檢測,這對檢測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中的微生物具有積極意義。目前紙芯片檢測微生物的水平與傳統方法相比尚有一定距離,但其為環境微生物的檢測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可以在此基礎之上繼續優化,以在未來的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5.新興污染物抗生素的檢測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環境中污染物的種類與數量也在與日俱增。這其中,就包括在醫療領域廣為使用的抗生素。抗生素自被發現和使用后,在醫學方面為人類帶來巨大福祉的同時,其濫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一直是環境研究中的重點問題。抗生素通常在畜牧業和水產養殖行業中,作為促進生長或用來預防細菌感染的藥劑添加在動物的飼料和飲水中。這種使用方式極大地促進了細菌耐藥性的增長,而且過度使用,會造成基因污染,很有可能催生出“超級細菌”。 因此,對環境中的抗生素進行檢測意義重大。傳統方法通常采用LC ?MS/MS對抗生素進行檢測,此方法需借助大型儀器,對測試人員的操作要求高,需要大量樣品進行凈化、濃縮 。近期,Nilghaz 等研究出一種基于微流控紙芯片的比色法檢測豬肉中土霉素和諾氟沙星殘留物,克服了傳統方法的固有短板,為抗生素的檢測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能夠對多種污染物同時進行檢測的微流控紙芯片向來是紙芯片研究領域的重點方向。近期,Xing等就制作出一種紙芯片可以同時檢測飲用水中5種化學物質,利用基于抗體?抗原反應的多組分側向流動檢測技術同 時檢測鉛、微囊藻毒素,氯霉素,睪丸激素和百菌清,整個檢測過程僅需 20min 即可完成,高效便捷。
關于抗生素這類新興污染物的檢測方法,發展初期大部分還是采用大型儀器聯 用,實現了高精度檢測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昂的成本,這其中既有儀器的費用也包括不菲的人工成本。運用紙芯片對抗生素檢測,則無需考慮上述問題。
6.其他污染物檢測
許多炸藥的成 分如 2,4,6?三硝基甲苯(TNT)都具有高毒性,而且可在環境中長期存在,不合理的處置方式會使炸藥對空氣、土壤、水體產生污染 ,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目前用于炸藥檢測的方法有很多。這些方法在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選擇性等優點的同時也存在成本高、操作難度大、便攜性差等缺陷,使得其在實際應用中無法完全發揮作用。而紙芯片的高度便攜性可以對爆炸前后進行即時檢測,快速得到結果,不僅對環境檢測具有重要作用,對機場、火車站等場所的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已開發出多種基于化學發光法 、SERS法 、熒光法 、比色法的微流控紙芯片,用以檢測環境中污染物,圖4a就展示了一種檢測爆炸物的紙芯片。
藻毒素是藍藻在淡水生態系統中產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謝產物,藻毒素中毒性最高的是微囊藻毒素?LR(MC?LR) ,會造成嚴重的水 質污染,對生物體造成危害 。檢測水中MC?LR的方法很多,但要找出一種既簡單方便又快速廉價的檢測手段仍是一項重要課 題。Ge等利用金紙工作電極(Au?PWE)專門對水中的 MC?LR 進行電化學免疫測定;Wang等開發出一種采用三電極的基于碳納米管的紙芯片測定 MC?LR,如圖 4b所示,其檢測效果可與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相媲美。
圖4 用于檢測炸藥、藻毒素和鹵化物的紙芯片示例
還有一些污染物,比如碘 、溴、氯等鹵族元素,以及溴化物和其他鹵化物,目前也開發出相應的紙質傳感器,能夠對上述物質進行即時、高靈敏度的現場測定(見圖 4c)。 相對于以往采用的檢測方法,優勢明顯,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測定工具。
微流控紙芯片良好的兼容性使得其能夠對環境中的多種污染物進行檢測,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擴展了紙芯片在環境監測領域中的應用范圍。而且紙芯片與其他技術聯用,表現出更加優異的性能,表明了紙芯片具有巨大的創新性與發展潛力。同時,適當的樣品預處理方式也會對紙芯片檢測環境樣品的過程產生積極作用。環境中的污染物會以多種形式存在,這就造成了測試樣品的繁雜種類,不同形態的樣品都有可能出現在測試過程中,針對不同樣品進行不同的預處理會使檢測過程更加高效便捷。對于成分比較復雜的樣品,分離與提純是必要的預處理過程,可以在紙芯片外完成也可以在紙芯片上進行。紙芯片自身的材質使得其具有一定過濾作用,可以設計通道使樣品在通往測試區域時就已完成過濾,也可以在紙芯片上利用紙張纖維素的毛細作用設計專門區域進行分離提純區域,減少預處理時間。檢測濃度極低的樣品則可以在紙芯片上開發出富集與濃縮區域,以提高檢測的靈敏度。若進一步將這些預處理區域與測試區域集成,則測試所需時間相應縮短,整體的檢測效率隨之提升。相信隨著制作方法與分析技術的提高,以及預處理方法的合理選擇,紙芯片的設計將得到不斷優化與 發展,呈現出更加卓越的效果和更加強大的功能。
結論與展望
雖然微流控紙芯片最早是為生物醫學檢測領域服務,但其經濟、高效、耗樣量少、對環境友好、易制造和操作、能迅速進行檢測等多種優勢使得在環境檢測分析中的應用也日漸廣泛。同時它作為多學科交叉的新興技術,可以和許多現代技術如生物工程、納米材料、數碼科技等相結合,制作方法和流程也在與時俱進。而且與其在生物醫學領域已經取得的成就相比,紙芯片在環境監測方面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因此,紙芯片的制造和分析技術仍需要改進,去迎接未來發展的挑戰,如機械強度不高易變形破碎,流體的操控程度不夠高,多種樣品平行檢測技術仍不夠成熟等,這些缺陷的克服都需要進一步提高測試靈敏度和現場快速測試的能力,從而增加微流控紙芯片的實際應用的價值,使其能夠在未來污染物檢測分析領域中擔任更加重要的角色。對微流控紙芯片的改進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 進行:增加紙芯片的機械強度,使其更加堅韌不易變形;繼續減少樣品和試劑的消耗量,將檢測成本降到更低;開發更多的檢測分析方法與紙芯片相結合,實現多重分析;加強對流體的操控,使流體更加有序可控;降低多重分析中不同流體之間的相互干擾;擴大檢測種類和范圍;對紙芯片結構進行改造,實現多技術多分析物檢測;針對不同類型的樣品選擇適當的預處理方法,設計不同的預處理區域,使檢測過程更加高效便捷;開發更廉價的生產方 法,實現紙芯片的產業化應用等。相信隨著微流控相關研究與技術 的發展,微流控紙芯片將會在未來環境污染物的檢測分析中起到更大作用。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DOI:10.3724/SP.J.1123.2020.09004 以傳播知識、有益學習和研究為宗旨。 轉載僅供參考學習及傳遞有用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權益,請聯系刪除。
標簽:   微流控紙芯片
- 上一條沒有了
- 下一條微流控紙芯片在環境分析檢測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