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用電火花產生微氣泡實現微液流分選
流式細胞術是一種功能強大且廣泛使用的方法,可以精確地以每秒10E2-10E5個事件的高速率分析或分選細胞。目前常見的流式分選儀體積大,其原理大多是在空氣中噴射式加靜電電荷實現分選,所以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或氣溶膠暴露風險。
微流體流式細胞儀使用低成本的一次性微流控芯片將微通道、光學器件和驅動器集成在一起并提供完全封閉的環境來解決這些問題。芯片分選器是微流控流式細胞儀的基本組成部分,不同公司生產的芯片物理機制不同,有電泳式、電滲式、介電泳、光學鑷式、熱可逆凝膠聚合物、和壓力控制軟微型閥等。這些電流分選器的主要缺點是開關速度慢。
清華大學的Zhao J等人,發明了利用電火花激發微氣泡,再利用微氣泡擠壓液流實現高速分選的微流控芯片,思路比較新穎。芯片結構模式圖和實物圖如下:
這個結構圖我稍微解讀一下,樣本是從左上向右下流動的,左上的Sample Flow是進樣處,左上兩邊的Sheath Flow是鞘液流,三者匯集后,鞘液流包裹樣本沿著A、B、C、D聚焦,通過Laser Beam激發點,被激光激發檢測到信號,根據信號可進行分選。激光激發點的左下側黃色部分為PE(陽極)和NE(陰極),Actuation Chamber是用于激發氣泡的,對面的Absorption用于吸收沖擊力,減弱對主通道中的樣本流反復沖擊。
每當目標信號出現時,陽級便會向陰極發射電火花,產生大量微氣泡,這些微氣泡一旦產生,就像一個拳擊手向左側中間這條穩定的微液流轟出一拳,將其打偏,目標細胞就被收集到Collection Tube去了
參考文獻:Zhao, J. and You, Z. (2018), Spark-generated microbubble cell sorter for microfluidic flow cytometry. Cytometry. doi:10.1002/cyto.a.23296
(文章來源:流式中文網 轉載僅供參考學習及傳遞有用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