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S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加工技術起源于半導體及集成電路芯片的加工,但芯片通道的加工尺寸遠大于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大小約數平方厘米,微通道寬度和深度為微米級,因此對加工技術的要求要低一些。另一方面,對芯片材料的選擇,微通道的設計,微通道的表面改性及芯片的制作則是微流控分析芯片的關鍵問題。
最早的微流控芯片是用單晶硅制作。這主要得益于成熟的微電子和微機械加工技術。玻璃微流控芯片具備優良的光學性能和支持電滲流特性,易于表面改性,可直接借鑒傳統的毛細管電泳分析技術,因此在微流控芯片發展初期受到更多重視并得到相應發展,至今仍是最廣泛使用的芯片之一。用玻璃材料制作微流控芯片具有很多的優越性,但聚合物以其較玻璃價廉,制作方法簡單,生產成本低,可制作一次性使用芯片等特點,正日益為人們所關注。制作聚合物芯片的方法有復制,澆注,注塑,熱壓等,可在微米尺度范圍內加工具有復雜微通道網絡的聚合物基片。制作的基片與蓋片封合,形成微流控通道。通道表面可進行改性,以提供合適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功能,如制成親水性,易于溶液的裝載;制成疏水性則可用作毛細閥,蛋白質,酶或免疫分子的固定和表面電荷的附著。聚合物具有多樣化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針對特定的應用可選擇不同的聚合物。
PDMS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固化劑 , SU-8光固膠,培養皿,錫紙,沾灰膠,打孔器
PDMS微流控芯片的特點
- 能可逆和重復變形而不發生永久性破壞
- 能用模塑法高保真的復制微流控芯片
- 能透過300nm以上紫外和可見光
- 耐用且有一定的化學惰性
- 無毒,廉價
發展前景
從目前的發展水平看,微流控分析芯片已突破發展初期在加工技術及基本流控技術上的主要難關,正在進入一個開展更深入的基礎研究,廣泛擴大應用領域,及深度產業化的轉折時期,預計這一時期不會很長。以微流控芯片為核心的為微分析系統將取代當前化學分析實驗室的很多設備,使化學分析進入病房,生產現場甚至家庭。在此基礎上再經過三五年,能檢測自身生化指標及基因變異,食品衛生及環境狀況的便攜式“個人化驗室”將可能成為現實。我國在微流控分析方面的研究雖然起步較國外晚了四到五年,但在多個相關的學科領域都具有足夠的積累與優勢,我過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微流控芯片市場,用中國的芯片產品占領這一市場是我國科學家責無旁貸的使命。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微流控芯片在我國的蓬勃發展形勢也會很快形成。
標簽:  PDMS 微流控芯片 實驗方法
- 上一條恒流泵的使用注意事項
- 下一條實驗室之天平使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