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質微流控芯片的加工工藝
微流控芯片又稱芯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是通過精細加工技術加工微納尺度通道網絡,將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幾個平分厘米的芯片上,以可控流體貫穿整個系統,用以替代常規化學或生物實驗室的各種功能的一種技術平臺。微結構是微流控芯片的核心部分,常用的芯片材質有PDMS、PMMA、玻璃等,不同材質芯片制備解決方案不同。
PDMS芯片:又稱硅橡膠,是眾多聚合物中用得較多的一種。能透過250nm以上的紫外與可見光;耐用、有一定的化學惰性;無毒、廉價;能可逆和重復變形而不發生永久性破壞;能用模塑法高保真地復制微流控芯片;芯片微通道表面可進行多種改性修飾;它不僅能與自身可逆結合(或不可逆),還能與玻璃、硅、二氧化硅和氧化型多聚物可逆結合(或不可逆)。PDMS芯片微結構尺寸取決于其注塑模具,普通紫外光刻工藝加工的尺寸最細可到2um,由于PDMS芯片材質的透氣性、透光性和生物相容性,常用于生命科學領域。
PDMS微流控芯片制備示意圖如下:
PMMA芯片:PMMA硬質塑料芯片微結構尺寸取決于其注塑模具或者銑刀,PMMA等硬質塑料芯片由于其優良的光學、機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常用于無機水溶劑微流處理的各種領域,比如微流混合芯片。
PMMA芯片制備示意圖如下:
玻璃芯片:玻璃芯片由于其優良的光學性能、機械性能和化學穩定性,除了可用于生命科學領域之外,也可用于化學分析應用。
玻璃微流控芯片制備示意圖如下:
硅片:硅具有良好的化學惰性和熱穩定性。單晶硅生產工藝和微細加工技術已趨成熟,在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上得到廣泛應用。在硅片上使用光刻和蝕刻方法高度精度地復制出二維圖形,即使是復雜的三維結構,也可以通過微加工技術獲得。由于硅材料有良好的光潔度和成熟的加工工藝,常用作制作微流控芯片時的模具。
標簽:   微流控芯片加工